STEM.org 國際學生認證制度
學習歷程與升學競爭力的關鍵證明

STEM Student Accreditation|Recognized Pathway to Future Readiness

AAES 亞太 STEM 教育協會為 STEM.org 官方授權合作單位,專責推動亞洲區學生學習者認證制度。此制度已被廣泛應用於「學習歷程檔案」之多元表現證明,幫助學生在升學甄選、備審資料準備、國際申請與特色課程報名中具備具體且可驗證的成果。

透過結構化的學習認證流程,學生在參與 STEM 專題課程後,可由 STEM.org 認證導師 推薦,並經由 認證場域 審核,取得具備國際公信力以及台灣教育部的學習歷程證明。此證書不僅強化個人教育履歷,也符合當前教育部強調的「素養導向學習歷程」精神,具備高度延展性與審查參考價值。

認證機制說明

認證評量說明

STEM 學生認證 Rubric 不僅是分數評量工具,更是一份完整的學習發展地圖。它將 STEM 教育的核心精神濃縮為五大面向,確保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,更能展現跨領域應用、創意思維與社會責任。本 Rubric 採用四層級設計(初級、發展中、熟練、優秀),讓學生從 3 歲到 18 歲的成長歷程能被清晰描繪。學生的努力將進行多維度評估,例如,針對幼兒的跨領域整合,我們評估其是否能將積木的形狀與數量概念連結,以達成建構目標;而當我們評估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時,我們會觀察他們在設計節水裝置時,是否能從多次失敗中學習並迭代優化方案。

此評量框架的核心在於可觀察與可驗證的行為。評量者會依據學生在專案中展現的具體行為來進行判斷。例如,當評估協作與溝通能力時,不只看最終分工,更會透過觀察記錄或小組訪談,來了解學生是否主動分享想法、是否能有效協調衝突。在實作與應用上,我們會檢視其作品的原型功能性、程式碼的效率與錯誤處理,以判斷其技術掌握程度。

最後,評量表也強調批判性思考與倫理責任,這是衡量學生是否具備全球公民素養的關鍵。發證單位會檢視學生在專案報告或簡報中,是否能提出對於其 STEM 應用可能帶來的社會、環境影響的分析與反思,並提出具體且負責任的解決方案。這套評量框架將確保每一份認證都代表著學生在 STEM 領域的全面能力,為其未來的學術與生涯發展奠定基礎。

認證指標

評量指標一:跨領域整合能力 (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) 

該面向評估學生如何將科學(Science)、技術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、數學(Mathematics)等學科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,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,涵蓋識別學科間關聯並結合多領域概念。

評量指標二:問題解決與創新思維 (Problem-Solving & Innovative Thinking) 

該面向聚焦於學生面對挑戰時,通過分析問題背景、預估結果、借鑒類似情境、使用數據或模型以及檢討過程,運用邏輯思考制定解決方案,並展現創造性與獨特見解。

評量指標三:協作與溝通能力 (Collaboration & Communication) 

該面向評估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,包括建立目標向心力、制定並遵守團隊規範、塑造合作氛圍、評估並利用資源、規劃並檢驗進度;以及組織資訊、轉化並傳遞訊息、確保資訊正確與完整、積極聆聽並回應,實現有效分工與目標達成。

評量指標四:實作與應用能力 (Hands-on & Application) 

該面向強調學生從模仿操作到獨立創作,將知識轉化為實踐並運用操作技能與資源,通過動手操作與設計將抽象概念具現化並應用於真實情境。

評量指標五:批判性思考與倫理責任 (Critical Thinking & Ethical Responsibility) 

該面向評估學生獨立判斷與質疑資訊的能力,通過識別前提、總結模式、邏輯推論、闡述原因及評估價值,並考量科技與工程對社會、環境的影響,培養負責任的態度與決策能力。


認證流程

  1. 由得到 STEM 認證導師推薦:學生需由已獲得 STEM.org 認證資格之教師評定其學習歷程、作品成果與任務表現。

  2. 由該位老師所在的認證場域授證進行核發:該教師所屬機構(學校、實驗場域或教育平台)必須為 STEM.org 認證之正式合作場域,具備頒證資格。

為何學生應取得此認證?

  • 列入教育部108課綱學習歷程資料:此認證項目已被台灣教育部認可為可列入「學生學習歷程檔案」之正式項目,具制度性認可基礎。

  • 強化素養導向甄選優勢:於高中/大學入學甄選、特色課程選拔、海外交換、科技專案報名中,具備實質競爭力與辨識度。

  • 展現問題解決與跨域能力:透過國際認證明確顯示學生參與設計思考、團隊合作、科技應用等關鍵素養。

  • 與全球學習者接軌:獲得與其他國家學生等值的學習能力證明,逐步建立國際學習歷程履歷。

  • 獲得數位徽章:可隨時於網站上查詢,本認證具備 QR Code 驗證功能,能納入數位履歷、電子作品集、自傳簡報使用。

適用對象與適齡建議

  • 國小中、高年級以上至高中生

  • 參與 STEM 任務型課程、專題設計、跨域學習營隊者

  • 有意參與特色招生、科技競賽、國際學習申請的學生群體

截至 2025.11 月全亞洲已有 1678 位取得STEM.org學生認證

2022 (2)

Ku Chen Yu / Lin Yu An

2023 (363)

Yung Chia Duo / Lee Yun Shi / Lee Yun Huei / Huang Ding Siang / Wang Yi Sheng / Lin Luo Ke / Chen Yu Wei / Bruno Huang / Chen Yen Kai / Chin Jung / Daniel Basha / Jin Yu / Chang Chin Ning / Chang Yu Ren / Chiu Ping Hsiang / Wu Yung Chieh / Kuo Yi Tong / 2023.11.03 (127位) / 2023.12.07 (219位)

2024 (635)

2024.04.29 (151位) / Wong Jacaranda Yunus / 2024.07.05 (148位) / 2024.07.18 (11位) / 2024.08.15 (11位) / 2024.08.21 (12位) / 2024.09.20 (7位) / 2024.09.25 (15位) / 2024.10.07 (7位) / 2024.11.27 (7位) / 2024.11.28 (8位) / Pin Han Yu / 2024.12.10 (252位) / 2024.12.20 (4位)

2025 (663)

Leung Ka Ho / Fung Yik Wang / Hung, Fuchieh / 2025.01.22 (10位) / 2025.02.14 (232位) / 2025.02.26 (10位) / 2025.03.01 (7位) / 2025.03.05 (13位) / 2025.03.26 (10位) / Yau Lap Wang / 2025.04.18 (4位) / 2025.04.25 (9位) / 2025.05.20 (31位) / 2025.05.28 (4位) / 2025.06.05 (10位) / 2025.06.10 (20位) / 2025.06.25 (5位) / 2025.07.23 (6位) / 2025.08.01 (185位) / Kwok Chin Chin / 2025.08.28 (7位) / 2025.09.16 (65位) / 2025.09.20 (20位) / 2025.09.24 (11位) / Luk Kwan Yi Audrey / Hok Pai Hei Jeff / 2025.11.06 (15位)

STEM.org歷年學生申請人數

從2022年起,STEM.org推出學生認證,獲得教育部學習歷程認可。

全世界最具指標性的STEM教育認證,由國際認證之種子老師認證後取得認證 !

馬上申請認證

STEM.org 認證種類及認證查詢

  • STEM.org 人物類認證

    適合申請對象
    1.已經從事STEM教育人士
    2.想增加STEM技能的老師
    3.想增加STEM技能的家長
    4.從事 STEM教育的管理人員

  • STEM.org 場域類認證

    適合申請對象:
    1.正在進行STEM教育的幼兒園 / 小學
    2.想要導入STEM教育的幼兒園 / 小學
    3.已經進行STEM教育的增能班,如程式教育、STEM課後教育班或其他組織

  • STEM.org 教育產品認證

    適合申請對象 :
    1.台灣自製STEM教育類產品
    2.國外代理教育產品並取得原品牌同意


  • STEM.org出版品認證

    適合對象 :
    1.符合STEM教育的教案
    2.符合STEM教育的出版物
    3.符合STEM教育的網站